首页 > 新闻公告 > 行业动态 > 聂震宁:正确认识社会效益

聂震宁:正确认识社会效益
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      2019-09-30 14:24:53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  [ ]

打印 收藏 分享到:

 书同兄:

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。可是,在出版业内,人们不仅要忙于收获——社长们开始盘点一年的业绩,还要忙于耕耘和播种——不少出版社进行员工培训,同时几乎所有出版社都要启动下一年度的选题工作,培训像是耕耘,选题就是播种。

 贵社全体员工到北京郊区的培训中心闭门开会,既培训业务又讨论选题,力度很大呵。京郊正是秋风送爽、层林尽染、瓜甜果美的时候,员工们刚忙过一春一夏,终于放松几日,吐纳清新空气,开展头脑风暴,想必热闹,想必开心。你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组九宫格照片,说是京郊培训写真,称得上亦庄亦谐,趣味盎然。好!

 你电话里说社长给员工培训上了第一课,讲的是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,强调全社编辑出版工作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,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。你听老编辑们说,社长年年培训都把两个效益作为第一课的内容,不过今年的态度好像较之以往要严肃得多。讲两个效益,这当然是务本之道了。至于说态度严肃,我理解他这是要取法乎上,响鼓还得用重槌,希望引起大家足够重视。

 虽然贵社这些年风调雨顺,几大奖都榜上有名,还获了多项科学文化专业上的大奖,一直有品种进入开卷畅销书榜单的前十名,经济效益连年递增,被评为全国先进出版单位,可作为一社之长,作为出版社的年度培训,还是要居高望远、居安思危的。社长说得对,无论哪个编辑室,在社会效益上出了问题,哪怕只有一本书在内容上出了严重政治导向问题,影响恶劣的,年度业绩就一票否决。这种坚决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。

 设身处地想一想,社长不容易啊,一个出版社一年出版新书近千种,内容五花八门,他又不可能每一本书都亲自审校,不把话说得重一点,不引起所有人的重视,在社会效益上又如何能确保不出大问题呢?

 关于社会效益,我在做社长、做总裁的时候也是说得最多的话题,没有之一。原先我发表过一个意见也受到业内同仁们的赞同。我的意见是,说是社会效益第一,可是过去在管理上只是作为一种比较笼统的要求提出来,并不像经济效益管理的要求那么明确,有一些可供对比和操作的指标。现在,全国出版业终于有了关于图书出版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办法,贵社作为全国先进出版单位,当然要带头严格执行了。在考评办法中,对于出版质量的考评占到一半权重,凸显了图书质量是生命线这一出版理念。“出版质量”中的“内容质量”被明确为出版底线,凡是出版物内容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、影响恶劣的,社会效益考核即为不合格,当然就是一票否决了。

 可是,社会效益考评办法关于图书质量管理并不止于政治导向问题,还有编校印装质量问题也有很严格的管理办法。这一点让许多老出版人感到特别欣慰。图书编校印装质量问题也是行业大患,多年来,业内人士对所谓“无错不成书”的现象都很着急,广大读者尤其是知识界人士很有意见,行政主管部门也出台过各种管理办法,可总觉得治理效果不够明显,编校印装质量低劣的图书还是登堂入室,有的出版社还用来申报大奖。现在有了这个考评办法,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套处罚规定,据说效果开始显现。在如此情势之下,你们社长本来就很重视社会效益,现在当然要愈发重视起来了。

 说出来不怕你笑话,我做出版近40年,有两件事最能让我血脉偾张,一件是好书得到权威好评并且大卖,还有一件就是自己编辑的图书出现质量问题。前者让我大喜,后者让我大悲,都是导致血流加快、心情难以平静的事情。而且,随着从业时间长了,好书有好评并且大卖渐渐也不是那么激动了——高兴自然还是高兴的,可是自己编辑的图书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却越来越难以忍受。有时只不过是个别差错,全书并没有突破万分之一的差错率标准,可精神上还是很受刺激,心里会难受很长时间,有的几乎到终生难忘的地步。

 图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品。“白纸黑字,有书为证”“白纸黑字,铁证如山”,这些古训很能说明图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其他物质产品出现了次品可以通过更换解决问题,可是图书出现了内容差错、编校错误等方面的质量问题,基本上是无法更换的。因为一旦把内容“广而告之”,散发出去,是难以收回的。

 更重要的是,一般物质产品如果出现残次品,通常只是影响到个别购买者,不大可能影响到全社会,可是如果一本内容搞乱世道人心的坏书大行其道,或者一本错字连篇的烂书谬种流传,将会给全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。从这个方面来看,咱们一旦进入编辑出版这个行业,也就意味着时时要对社会负起责任来,要把社会效益当成第一位的要求来认真对待。

 当然,我同意你在电话里特别强调的一个看法:不能说到社会效益就一味只谈坏书烂书这些负面问题,不能只是犯不犯错误的问题,这只是一种底线思维,底线当然不能突破,可出版社还要有所作为,要在文化上有贡献,在专业上有成就,在社会上有亮点,在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上要有好的评价。你有这样的认识我很高兴。现在实行的社会效益考评办法对这些内容已经有了一些规定。总之,我们的编辑在社会效益问题上还是要有抱负有作为,要在社会效益上努力作出贡献,在内容上有创新,在经营上有创意,要争取经济效益大有收获,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才可能真正实现。

 书同兄!对于社会效益第一和两个效益有机统一的问题,我们做出版的一定要有自觉态度。你说有的同学进入经济领域的企业工作,笑称他们那里说效益就是指经济效益,可没什么社会效益的事。那可能是他们还不全面了解自己企业的管理内容。现在社会上对企业的评价也包含了社会效益情况,只不过主要是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,不像我们出版业在产品上的社会责任那么直接。

 事实上,如同前面说到的,这是由我们出版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,出版业的社会责任原本就是这么大的。先不说古人称“经国之伟业,不朽之盛事”,也暂不说古人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抱负,就说距离我们并不远的邹韬奋先生吧,他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《事业性和商业性的问题》,在大学你们是认真学过的,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出版业的事业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,主张要实现事业性和商业性的统一。很多专家认为,在现代出版史上,邹韬奋是第一个指出出版业双重属性的,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,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 邹韬奋主张要用事业性统领商业性,不能为了商业性而与事业性割裂开来,更不能让事业性受到损害。他创办的生活书店,明确提出坚持出好书,不出坏书,对于有害无益的书刊,不但自己不出版,别的出版社出版了,生活书店也要拒绝出售;对于那些于社会特别有用的书,即使可能不赚钱,也要坚持出版,书店要重点推销。生活书店所处的环境基本上是一个商业环境,经营生存的压力很大,那时候并没有上级领导这么要求他们,也没有社会效益考评办法要实行,那完全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进步出版家的自觉追求,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?

 请原谅,写多了,而且说得有点儿严肃,就算是一个老出版人的反省和内心独白吧。说得不对的,有机会咱们可以讨论。

 顺颂

 秋祺!

 聂震宁

 2019年9月23日,时值秋分

 

上一篇:海飞:茁壮成长的新中国童书出版
下一篇:《他日归来:钱学森的求知岁月》:这本书回答了“钱学森之问”